安全生產風險防控預警信息第2期
一、2023年2月安全生產形勢
未發生生產安全生產事故。
二、工作落實
召開游仙區一季度防范化解安全生產風險工作暨全國“兩會”安全防范工作專題會議、游仙區全國“兩會”期間安全生產暨高火險森林防滅火工作會議,印發《關于全面深入排查整治安全生產重大風險和重大隱患的通知》《關于切實加強全國“兩會”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關于認真做好復工復產及全國“兩會”期間工貿行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提示函》等文件。
三、預警信息
(一) 涉安氣象信息
一周(2月28日~3月6日)天氣趨勢:以多云到晴天氣為主,西部山區夜間有小雨或零星小雨。
(二)安全生產預警
1.?;A警:無。
2.煙花爆竹預警:無
3.非煤礦山及工貿預警:無。
4.道路交通預警:無
5.建筑施工預警:無
6.城鎮燃氣預警:無
7.城鄉消防預警:無
四、風險研判
(一)道路交通領域。區道安辦,交警三大隊,區交通運輸局、各鎮(街道)要持續推動落實道路交通”專項整治行動和道路交通常態化專項整治工作,從“人、車、路、企、技、管、救”等各方面深挖導致事故高發的因素,嚴格落實整改措施。要全面清理逾期未檢驗、逾期未報廢、違法未處理等突出隱患車輛、人員和企業,重點查處酒駕、毒駕、貨車超載、客車超員、農用車違法載人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在綿鹽路、綿梓路、205省道、農村道路等事故多發路段開展合理設置警示標志標線、增設防護欄等針對性治理措施。
(二)?;奉I域。區應急管理局、各鎮(街道)要按照關于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要求,深入組織實施?;钒踩L險集中治理,大力推動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加強危運行業源頭管理,全面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不斷創新提升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能力水平。
(三)建筑施工領域。區住建局、區交通運輸局、區水利發展中心要加大重點項目監管力度,強化整頓建筑施工領域的秩序,加強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動態掌握轄區房屋市政工程工程底數。嚴格落實建筑施工高處作業令制度,強化深基坑、高邊坡等施工安全關鍵環節隱患專項排查整治。推進老舊建筑物安全條件和防塌性能檢查,加強危房安全檢測。
(四)工礦商貿領域。區工信局、區應急局嚴格抓好產業園等工貿企業執法檢查,扎實開展粉塵涉爆、有限空間專項整治,督促企業重點對機械傷害、觸電等高風險崗位開展隱患排查整治。
(五)旅游安全領域。區文廣旅局、區市場監管局要加大大型游樂設施等高風險旅游項目安全監管,強化景區臨水臨崖、急彎陡坡、長坡等危險區域巡查檢查。全面排查轄區內是否存在違規經營高風險運營項目、使用不合格游樂設施、管理人員無證上崗等違法違規行為。持續開展未開發野游景點摸排工作,做好野游風險警示和宣傳教育。
(六)消防安全領域。消防救援大隊要聚焦“防大火、控小火、遏亡人”,持續推進火災隱患治理,主動牽頭做好高層建筑、大型綜合體、“三合一”“多合一”場所、老舊小區、電動自行車等重點領域火災防控,加大集中宿舍、出租屋、非獨棟旅館等場所的消防安全檢查力度。
(七)城鎮燃氣領域。區住建局要落實落細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各項任務,圍繞燃氣規劃、建設、經營、儲存、充裝、運輸、使用等各環節開展全鏈條摸底排查整治,抓緊落實老舊燃氣管道進行更新改造,督促使用燃氣的餐飲等行業生產經營單位在用氣場所全部安裝并使用可燃氣體報警裝置。
(八)特種設備領域。區市場監管局要加強對鍋爐、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加大對涉鍋爐、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企業的執法檢查力度,對存在問題的企業逐一全面檢查,從嚴落實處罰措施,對問題嚴重的企業堅決予以關停。強化設備安全運行管理,按要求設置相應的檢測報警等安全設施,加大對設備操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和事故警示教育,推動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九)森林防滅火方面。區自然資源局、區應急局要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僥幸心理和厭戰情緒,壓實四方責任,加強監測預警,落細落實森林防滅火硬措施,開展轄區、行業領域火險隱患排查整改,完善護林防火“網格化” 管理,緊盯重點領域、重要節點、重點部位,加強山林巡護、宣傳教育、值班值守和應急準備。
此外,各鎮(街道)、各部門要同時加強煙花爆竹、商業綜合體、農業機械、農村沼氣、油氣輸送管道、民用爆炸物、電力、水利、校園等行業領域的安全防范工作,按各自職責分工,持續加大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力度,健全隱患排查和風險管控責任清單、措施清單,做到心中有底。
五、重點工作建議
(一)強化風險管控。各地各部門要深刻汲取G93成渝環線高速 “2.13”、蘇州相城區 “2.16”、內蒙古阿拉善盟“2.22”、巴中市南江縣“2. 26”等多起典型事故教訓,查漏補缺,舉一反三,強化節日期間風險分析研判,抓實風險防控措施,嚴防類似事故發生。
(二)強化隱患整治。扎實開展專項整治。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鞏固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成果,緊盯重點行業領,持續開展非煤礦山、?;?、道路交通、煙花爆竹、建筑施工、工貿、水電站、消防、特種設備等行業領域專項治理,持續整治攻堅,確保整出成效。。
(三)強化應急準備。各地各部門要加強“兩會”期間值班備勤,嚴格落實24小時專人值班和領導干部在崗帶班制度。做好應急準備,備足備齊應急搶險救援物資,確保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能夠快速反應、高效處置,最大限度減少事故災害損失,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